決定開始要每天寫點東西,是受了很多人影響。首先我觀察身邊開始創業的人,很多人都有維持寫作習慣。
很喜歡 Paul Graham 的散文集《駭客與畫家》,因為可以直接的看到 Graham 跟一般人相似跟不同的地方。偶然間也讀到日本的 CyberAgent (馬娘的母公司) 的社長創業時的日記。我原本對這家公司的印象,跟身邊大部分的人一樣,覺得是很「チャラい(輕浮)」的公司,沒想到看了他的書的時候,完全被他的思考方式吸引,開始認同他在進行的「偉大旅程」。
要逃避去做一件事最好的理由之一,就是說我要先學才會。在開始整理自己的想法前,我也看了好幾本寫作書,發現關於怎麼進步,都是口徑一致地說,總之花時間寫就對了。
我很喜歡的《寫作吧》系列,就連作者的蔡淇華老師本人,也是連續在臉書上寫三個月才被注意到。還有在台灣最有名的可能就是 Mr. Jamie 每天五點起來寫文章的故事。一個日本的朋友 A,從大公司裸辭後,到印度學了瑜珈,回國自己開業美容沙龍,也是努力每天在部落格寫有關身心健康保養。讀了之後,真的會覺得她是真心喜歡、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。
上班之後,除了看到很多我欣賞的人有固定寫作的習慣,也看到公司裡的高階老闆們,對好幾千或好幾萬個人寫信,告訴大家我們現在要去哪裡、為什麼要這樣做。大家居然都可以順利理解成同一個意思。不管是當PM還是工程師時,工作每天在寫 email,頂多跟幾十個人溝通,但卻常常有很多「為什麼對方不懂」的挫敗,後來才發現「我有講」跟「你有懂」有時候可以是完全不相關的兩件事。有話要說的人,確認好對方有懂,才算說完。也才發現只用文字就能精準表達,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個能力。
今天回去聽之前討論《非虛構寫作指南》的錄音,我們幾個工科人,都自稱標準理工科,除了工作以外都沒在寫東西,想要寫點什麼,又怕寫錯,辭不達意,然後都異口同聲的說,很嚮往寫得出「溫暖」的文章的人。只有管院人家瑜,一個人驚訝於我們纖細的宅宅心,哈哈哈。
再聽一次發現當初雖然覺得這本書很棒,但有很多記下來的想法,才幾個月我居然就都忘光,幾乎只留下「說人話、不要陳腔濫調」這個它整本書反覆強調的概念。當初就是這兩句話,打破我對下筆寫作的迷思。本來可能一說到作文,都是「起承轉合」這種形式取向的東西,我好像從沒想過,原來寫下來就是整理自己思考的過程而已。把我真正想講的講出來就好,如果我覺得講不出來,不是因為我不知道某些神秘技巧,只是因為我根本沒在想而已。
小時候寫無名小站,很愛寫一些自己跟別人都看不懂的東西,因為以為寫出「看不懂」的東西才厲害。但是原來這種模糊、無意義的堆砌,就是陳腔濫調。我才知道陳腔濫調的反義詞,不是新潮,而是「鮮明」。避免陳腐不是要標新立異,而是要鮮明、明確。不要追求用一些虛無飄渺的字,因為那是在逃避表現真正的自己。
就像書上說的:「因為有太多的虛榮心作祟。各階層的管理人員都緊抱著一個觀念,認為簡單的風格反映出簡單的頭腦。其實,簡單的風格是辛勤工作與努力思考後的成果」
知道把自己想法寫出來的重要,但有時候把真實的感受寫下來,然後想到會有人看,真的會讓人覺得恐懼。但好像,發出去前因為私密而會有點不舒服的那種,反而也都是收到最多真誠的回饋的。而且其實就算有看,其他人也是看過就忘。把這種小小的可忍受的羞恥公諸於世(其實也就是我的臉書範圍),唯一會記得的其實也只有我自己,記得我又接納自己更多了一點點。
朋友好奇問我都花多少時間寫這些東西,說實在的至少要花四五個小時。最一開始更誇張,可能有花到八小時。花的時間跟力氣完全超出我的意料之外,每天想到這個月還剩這麼多天都覺得傻眼,工作之後好像沒度過體感這麼漫長的一個月了,哈哈。現在回頭看,我覺得自己寫得最好的東西,都是我一開始根本想不到的主題。而且大部分是,有一篇我已經幾乎完成的東西,但是怎麼看都覺得「這不是我的真心話」,然後在凌晨時決定整篇刪掉重寫時的東西。文章中的幾個概念,可能都是以前想過的,但就是在那已經榨乾頭腦的緊急時刻,突然爆出一個連結,把雜亂的想法都可以合理的串在一起。或甚至原本以為無關的幾個有趣想法,居然可以拿來互相比方,那時候真的是最爽的時候。
20幾歲的時候,最羨慕說的一口字正腔圓英文、或是可以寫出看不懂的風花雪月的人。30歲時,最最佩服的是把自己的意見完整表達的人,用什麼語言都好。
最近開始嘗試自己寫,開始覺得寫下來、組織整理,變成是一個證明我有在思考的一件事。
這件事很重要是因為,如果我沒有在思考,日子真的很快就過去,什麼也沒留下,這樣我好像也不覺得我有在生活了。